摇曳的凤尾竹下,永远的青春时光

2022/5/27 来源:不详

——读徐建忠老师的长篇小说《南腊河畔的青春》

王若冰(澳洲)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中,青春总是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就算这青春里包含了人生的苦涩,就算这青春里带给了我们初入社会的迷茫与失望,不甘与挫折,就算是这青春的过程中,我们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意想不到的磨难,无论是失恋失去还是得到等等苦辣酸甜,多年后回忆起来,青春的时光依然是美好而瑰丽的。

因为,这段岁月有一个特殊的名字——青春。又何况是南腊河畔的青春呢!

南腊河是是澜沧江出国境前的最后的一级支流。南腊河,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是穿越西双版纳望天树热带雨林主题公园的一条河流,岸上雨林景观优美,河流蜿蜒曲折,至美如画。

神奇的南腊河,优雅的傣家竹楼,美丽的凤尾竹,身着五彩缤纷筒裙的傣族姑娘等等这些独属于南腊河,独属于西双版纳的风景,让在这里度过青春的人们刻骨铭心!

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欣赏这样一本充满着独特民族风情,充满着特殊年代里那些上海知青的青春岁月的书,这就是上海作家徐建忠老师的长篇小说《南腊河畔的青春》。徐老师作文认真,做人格外谦虚低调,令人不由就心生敬佩与亲切之感。我与徐老师虽然从未谋面,但却时有交流,谈文字,探讨作文与做人,每每收获颇丰。他曾经在文化系统工作多年,参加过文学创作编剧工作的进修和学习,担任过舞台编剧和从事文学创作,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创作经验。通过这本《南腊河畔的青春》,我了解到徐老师非常热爱文学,青春时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从上海都市到云南西双版纳,从年到年在那里度过了整整10年。这10年,是他最宝贵最美的青春年华啊!难怪有那么多美好的记忆,难怪能将那些写成了我手中这样一本具有珍贵历史意义的,代表了一代城市知识青年命运的长篇小说。

《南腊河畔的青春》其实分为两个故事,一为《摇曳的凤尾竹》,一为《南腊河畔的青春》。摇曳的凤尾竹,从上海的四个知青张坚、陈永生、方芳与刘颖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偏远的傣家山寨曼赛开始,描写了四个上海知青在山寨与热情而善良的傣族人民一起劳动与生活的风雨,故事真实、细腻、感人。

小说以张坚与傣族姑娘依香的爱情为主线,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相知相爱、分离与相思的悠长岁月。依香是一个美丽善良,热情而又善解人意的傣族姑娘,对爱情坚贞不移。与张坚相爱结婚后,二人有过一段美好的婚姻时光。他们在摇曳的凤尾竹下,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演绎出了令人羡慕的爱情。如果他们的生活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也许就像大多数的人一样,幸福美满,朝朝暮暮相守。可是他们不一样,一个是来自上海大都市的知青,一个是偏远山寨的傣族姑娘,回到30多年前的中国,他们之间虽然因爱而结婚,但是中间隔着的不仅仅是山水的距离。张坚因为收到家母病重的书信,在妻子依香的劝说与理解下,告别已经身怀六甲的妻子,回沪。原本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小别,不想这一别就是30年,这一别就是终生无缘再见!

30年啊,人的一生能有几个30年呢?这对夫妻,天各一方,没有任何信息相通,一个在云南抚养幼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承包橡胶林,靠自己的双手给了儿子一份好生活。但是,长期缺乏父爱的儿子志浩,在学校里经常被小伙伴们语言上的欺凌,说他是上海知情的“孽债”,这给了幼小的志浩极大的心灵创伤,他因此对阿爸怀着怨恨。随着知青回城政策的落实,大批的上海知青返沪,即使是一些在当地结婚生子的青年,也都抛下妻儿回了上海,从此杳无音信。依香一方面相信自己的丈夫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苦苦等待,一方面又终日不得其解。谁知道这一等就是30年。直到儿子志浩长大成人,她也没有等来丈夫的只言片语。但是,她依然相信自己的丈夫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一定是有了极大的难处才没有回来。

也许是终日操劳和对丈夫的思念,依香在好不容易过上了好的生活后,却被诊断出了子宫颈癌晚期。这个善良而苦命的傣家女子,这个一生都在守候一份爱情的妻子,这个一生都在苦苦等待丈夫归来,一生都在思念中度过的善良的母亲,没能在生命最后的旅程中见到苦思冥想的丈夫。依香临终前与儿子的对话那一段,我每次读到此处都会潸然泪下。她再三拜托儿子:“孩子,你阿爸的为人阿妈知道,他可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当年,你阿爸回去时,只听说你奶奶病了,看他着急的样子,你奶奶一定是病得不轻,问他他又不肯说。你阿爸是个独子,他不回去照顾谁照顾?……这一去就是三十年,我想,他一定有天大的难处啊。阿妈这辈子,也就是这一个愿望了。孩子,即使你不认这个阿爸,你也一定代阿妈到上海去找他,找到他,只要他活得好,阿妈我也就安心了……”。

作家徐建忠先生

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被这份痴情与守望震撼与落泪。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她想的依然是爱人,30年未见,多少苦与痛,多少沧桑与无奈,都已经在这个可怜而又善良的女子身心打上深深的烙印。可是,她依然牵挂着丈夫的一切。

在小说里,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傣家女子的故事,但对于广大的知青来说,这肯定不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只是一个缩影。依香带着遗憾撒手西去。她却不知道,远在上海的张坚,所承受与忍受的,同样是人生中经历的一次次打击、磨难与煎熬。回城后一边照顾得了尿毒症的母亲,一边在街道工厂打工,收入微薄,几度靠卖血维持生活。为救母亲,他不得不瞒着母亲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了母亲,本希望母亲能恢复健康,却不想还是没能挽住母亲的生命。母亲病故后不久,父亲又染重病,他不得不用柔弱的肩膀再次挑起做儿子的重担。他思念着远在云南的妻子与没有见过面的儿子,但是他知道他们生活也不富裕,上有双亲,下有幼儿,他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不愿意告诉妻子反而令她挂念。时间就像这手中沙,不留意,已落下满地,蓦然回首,只有沧桑如影随形。弹指一挥间,经历了父母长期病痛的折磨,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原本以为会好起来有希望去见妻儿了,自己却被诊断出了癌症。

命运就这样跟张坚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

一朝分别,30年不能重逢。庆幸的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与儿子终于相见,志浩也最终理解了阿爸对阿妈与自己深沉又无奈与无能为力的爱,改变了对阿爸的看法。作家用极其细腻与老道的的手笔,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一对普通男女,在特定时代的大背景下所经历的辛酸、欢乐,磨难与一代知青的青春与命运。故事还描写了其他几个知青,在面对苦难,面对重大的命运抉择时所表现出的人性也描写得甚是入木三分。读完,一个个人物早已经深深刻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在平时的言谈中,时常能感受到徐老师对西双版纳的爱,对那里的花草树木与人民怀着故乡一样的深情。事实上,在他看来,云南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是他思念的家园。虽然已经回到上海多年,他还会时常想去云南品一杯普洱茶,伴着朝阳日落走在南腊河畔的凤尾竹下,回忆青春的时光。

因为,南腊河畔,凤尾竹下,永远演绎着他们青春的时光,唱着他们不老的青春之歌!(文中配图由徐建忠老师提供)

请扫描下图快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