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盛忠岭南灵山宝鼎岭
2022/10/11 来源:不详作为宝鼎岭下的山川人,因为母亲信佛,我在宝鼎岭山上山下做事,一干就是数十年,如今年过古稀,宝鼎岭的种种传奇也听了不少,好事也经历过不少。
一、三座山的“前世今生”
宝鼎岭是无量寿佛全真和尚坐禅修炼之处。他在宝鼎避难,足足待了十二年。宝鼎岭地处南岭山脉越城岭诸山峰中,其山势险峻,形态奇异,四周峭矗,高万仞而不可攀,海拔约二千米,位于全州与资源两县的交界之巅,距资源县城二十四公里,离全州县城约六十公里。
▲宝鼎岭-蒋受任摄宝鼎有两个山峰,我们把寿佛坐禅的圆峰岭叫宝鼎岭,把宝鼎寺后倚的山峰叫宝鼎峰,但习惯上都叫宝鼎岭,旧名覆釜山。整个宝鼎岭叫“南宝顶”——据说这还是明末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先生取的名字。
而南洞村顶上,原来立电视塔的宝顶岭,是“真宝顶”,也叫“北宝顶”。北宝顶距离南宝顶的直线距离约十七公里,若从山脊上步行至南宝顶,需要上岭下岭、转弯过凹,绕道而行,总行程将近四十公里,年轻人要走一整天,年长者要走两天才能到达。
宝鼎岭与哪吒山、观音山是一脉相连的三座山峰,宝鼎岭居中,南是哪吒山,北是观音山,是左右相等的兄弟山峰。
▲哪吒山-盘海波摄▲哪吒山-盘海波摄▲哪吒山-盘海波摄哪吒山又叫“翠屏山”,因其山斜度略小,整个山岭长满了常绿树木而得名。哪吒山紧靠四排山,都是原始森林,方圆约十平方公里,古木参天,仰望不见顶梢、林下观音竹密生,山中奇珍野兽、珍贵药材,奇花异草甚多。传说唐朝李靖的三公子哪吒大闹龙宫,被龙王告上天庭,玉帝勒令李靖处斩哪吒。哪吒知罪,割肉填母,刮骨填父而亡。哪吒的师父将哪吒的阴魂带回翠屏山,用莲花、莲藕、莲叶扎成哪吒的身形,经师点化后,修炼成神,之后师父就把翠屏山更名为“哪吒山”。现宝鼎住持怀信大师去过哪吒山,见山中还有哪吒殿、哪吒塔莲花座的遗址。宝鼎岭与哪吒山间隔有约四百米宽、深五百多米的天堑,四处陡峭绝壁,惊险异常,使人望而生畏。
▲观音山-盘海波摄观音山相传是观音菩萨修道的地方,现在还有观音殿遗址,壁上还留有菩萨三寸金莲的足迹。
▲宝鼎岭-蒋受任摄宝鼎岭是一个花岗岩石峰,远处眺望,就像一个倒覆在峰顶大圆锅。传说宝鼎岭山峰原来和哪吒山、观音山是一样高的,只因两山有一种山蛙(又叫高高蛙),一边高叫“宝鼎山高高”,一边高叫“哪吒山高高”。久而久之,神话中的那个哪吒听得不耐烦了,拿来一个大鼎锅,倒覆在宝鼎山峰上,并狠狠地往下一按,就把宝鼎岭山峰按下了很多,鼎锅也就牢牢地扣在山顶上,于是,宝鼎岭便向哪吒山倾斜了许多。
不想这样却惹恼了寿佛爷,他气坏了,用力向哪吒山踢去一脚,就把哪吒山踢得紧贴在四排山上。所以,现在的哪吒山与四排山就紧紧靠在一起了。
宝鼎岭山顶总面积宽约八、九亩,四旁有一层薄薄的土层,生长着翠绿的观音竹,四季常青。中间部分是坚硬的花岗岩,寸草不生。相传这是寿佛爷练功的地方,石头上还留有一行一尺许长的大脚印,深约1-2公分;一边还有一块五尺见方、厚一尺五左右的方石,相传是寿佛爷从全州县城买回的豆腐,放在这里石化了。
宝鼎岭东面下方约四丈处,有一个平缓的坡,南高北低,长约四十米;南宽北窄,南宽五、六米,北宽一米到四米左右。传说寿佛爷先在山下的苦炼庵修练,后相中这里,就在这缓坡的南面搭庵居住;中间有一块高约丈许的四方石块,传说是寿佛爷坐禅的地方,上面还留有坐禅的形迹。座后的石壁平滑如刀削,石壁上隐约有副联句,但模糊难以辨认。左方有一石岩,下方凿有水井,石缝中有一支泉水溢出,这就是圣水岩,又叫圣泉。
圣泉如琼浆玉液,清澈剔透、清凉,爽口味甘。千百年来,敬香拜佛的善男信女都到这里来取圣水。传说此圣水可以清心除烦,化郁、行气、散结,辟秽去浊,并可聚神宽心,延年益寿。水井上方璧石上,后人刻有楹联一副:“无量甘泉洒四海,寿佛因果施全球”。
宝鼎岭连接宝鼎峰的过道,只有一尺来宽的小路,两边是陡峭绝壁,万丈深渊。上宝鼎岭的起步处是很陡的石壁,凿有很窄的梯步十余级。香客都是小心翼翼地走过山脊通道,双手摸着石壁往上爬行,此地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狗爬石”,古书上叫“舍身崖”,又叫“静心桥”,意思是舍得一条性命才能过去,或者过往的朝佛者,要气沉丹田,心有杂念则不敢过去。
整个宝鼎岭的四周,以东面道路最为惊险,凡过此者都不敢站在路边往下看,行人都尽可能地靠里走,唯恐大风吹来,掉下万丈深渊。其实,因为两旁长有密密麻麻的观音竹,也没有那么危险,世界上有一些地名是耸人听闻的。
二、宝鼎寺周围景观
宝鼎岭有一寺庙,原名白云庵,因地势较高,常年被白云缭绕,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而得名。现在叫宝鼎寺了(也叫关圣殿)。
白云庵坐西朝东,寺前三十米留着一米五高的案山挡风,中间平地原为寺僧练功所用,寺前东南方为陡峭绝壁,寺南方紧靠宝鼎峰,西北方下去二三十米,有很多杜鹃花树,为杜鹃花园。白云庵受南北风交织劲吹,气候变化万千,景物一日数变,隔岭不同天,时而东南方晴空万里,西北方大雾蒙蒙;忽而西北方云开雾散,烈日当空,而东南方却是一片白茫茫云海,景象万千。刮大风时,行人都站不稳,木石都会被风刮走。下雨天有风,则风吹雨斜,院壁尽湿。又多见山道云雾缭绕,雾水飘飞,湿度极大,寺庙里的衣被湿润。寺院中僧尼因常受风寒湿气侵袭,易患风寒感冒咳嗽和风湿骨痛,加上生活食品、油盐柴米也无专门供给,只能靠信士们捐送,生活条件十分艰难。
粟丹东摄据清代河道总督、龙水村人蒋啟敭有文章记载,这个白云庵原为铁瓦,在清代嘉庆七年被烧了一次,因为和尚贫穷,穷得生活有些困难,铁瓦被盗去山下卖了,文革后,白云庵成了一堆废墟。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信士们搞义务劳动,众人集了一点资,用茅草盖了一个“庙堂”,后来改为木头房子。为避免风雨侵袭,再后来寺院改用现在的全杉木建筑,仍然还是十分简陋。
过去的寺院全用石柱石条砌成,瓦用生铁铸成,就残存的一两块瓦片来看,瓦长六十公分,宽二十五公分,厚零点七公分,每片瓦约重三十斤,以免大风吹动。
寺院四周的墙基宽二米,下宽上窄,高四米,用来隔挡大风。现在寺前正中的外面建了关圣殿,塑有关圣大帝像——右手抚着美鬚,左手握着青龙偃月刀,凤眼大睁,凝视寺前,驱妖除怪,保佑拜佛敬香的一切香客及寺内僧人。关圣殿左右各开一扇双开大门,以利香客进出。寺门外地面用条石砌成,半月形台阶,每边都安放了一个铁铸的八鼎香炉。寺前围墙下的左方设厨房,以供食膳。右方是柴房,以供炊用。后墙左后开有门一条,通往殿后住宿房。住宿房排列三座,供香客住宿。菩萨圣诞之日,可住香客二三百人。寺内佛殿前靠围墙,每边各建厢房一间,由寺中住持居住。当然,这些设施是近几十年才有的。
粟丹东摄宝鼎峰、哪吒山、观音山,三座山峰差不多高,常年被云雾缭绕。严冬和春寒之季,山顶很少下雪或冰冻,却常于山峰下数十米乃至百余米的半山腰,形成一层百余米或更厚的水平逆温层云雾,白茫茫的一片云海,一望无边,露出云海上的远近山峰,就像蓬莱群岛或天上仙山。每当日出,红彤似火的光芒照射在云海上,那真像铺上了一层粉红色的地毯,美丽极了。敬香的信士们从山下面上来,穿过雾层,就好像到了天上之天、世上之仙山了。若遇云雾飘动,白云从脚下飞过,飘飘然,就觉得自己好像在腾云驾雾一般,顿觉心旷神怡,犹如身临仙境。倘若从宝鼎岭架一钢丝索道通往哪吒山,当白云飞动之时,从空中滑过,就能真正体验到腾云驾雾、游览天上仙境的真实感受。
每当气候转变,逆温层云雾上升、天气转晴之时,大风从逆温层下往上吹动,风起云涌,山蒸雾走,腾空而上,形态千变万化,缓的似波涛闲游,急的似万马奔腾,有的似雄狮抢球,有的似飞龙夺珠,有的以天女散花,有的以嫦娥奔月,有的似群仙聚会,有的以猴子摘桃,有的似奇形异兽,有的以横扫千军,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惟妙惟肖,仙趣横溢。
若冰冻久寒转晴之时,云开雾散,万里晴空,太阳照射在同一水平线结满冰雪的草木砖石上,白雪皑皑,就像天公给所有山腰系上一条宽大洁白的玉带,银光闪亮,光耀夺目;又像玉树银花,奇形异状,琳琅满目,真是美妙至极,叹为观止。每当日出或日落之时,大如盆、红似火的太阳,霞光万丈,照射在玉树银花上,就像淡红色的水晶,白里透红,那真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美不胜美,令人流连忘返。
在万里无云的晴天,爬到宝鼎峰顶上眺望,东瞻全州各乡镇,远至灌阳县境,南视兴安、灵川两县乃至桂林诸峰,西眺资源县各乡,远至龙胜、湖南城步、新宁等地,北览观音山及天湖诸多山峰,历历可数。
三、花与鸟的快活林
宝鼎岭白云庵的四周,遍山都是杜鹃花,约有数十亩之多。当春回大地之后,百树绿叶争长,花蕾竞放,一派生机。
杜鹃花又分几种。大杜鹃花为常绿植物,四季常青,树冠圆秀美丽,犹如天工修剪过。每年春分前后天气温暖时,大杜鹃花最先张开笑脸、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迎接温暖的春天到来。其花朵大如百合花,花瓣厚若绒布,颜色有艳红、桃红、粉红、白色四种,开花后十余天才会凋谢,花色十分艳丽可爱,使人观之不舍,前后花期长达两个月之久。
粟丹东摄清明谷雨时节,紫杜鹃花又争先恐后地与大杜鹃花竞艳。紫杜鹃花期约一个半月左右,花色也很美丽。小满节前后,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又缤纷竞放,艳红的映山红,红遍了寺院前后左右的各个山头,真是万花献佛,整个寺院都被映成红色了。此时杜鹃林下的奇花异草,也竞相开放,并发出甜美诱人的馨香;林中百鸟也自由自在地歌唱,像是快乐极了。
若爬到宝鼎岭的半山腰,往寺院这边看去,美丽如画,无以言喻,确实是人间佳境。在此期间去旅游,真有如身临仙境的感受。
白云寺北方四百米处,有一片古木林园,面积约有十多亩宽,地势平缓。林中树大冠圆,四季常青,树叶繁茂,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树下绿草成荫(主要是沿阶草,又叫麦冬草),深绿葱郁,高矮一致,茂密整齐,高四五寸,放眼看去,就像地面铺上一层深绿的厚海棉地毯。炎夏时,树荫下散光照射,清凉气爽,鲜草柔美,真是优雅佳境。
林边还有一块约半平方华里的平缓草她,中间有小溪,溪水清澈透明,此水是寺院用水的下游,可作生活用水。
粟丹东摄庵的西北三百米以下,都是原始阔叶林区,古木参天,望不及顶,树身粗大者需数人才可环抱。高大树木多为落叶树,落叶树下生长着繁茂的常青树,木质多坚韧。古林中还夹生着少量的珍稀树种,如红豆杉、青钱柳、红杉、红心栎、树五加、猴枣、黄杨木等珍稀树木。
秋冬季节,树木脱去败叶,黄叶飘落地面,形成一层金黄色的地毯。若值晴天,太阳光撒来,林下动植物能享受天赐的温暖。因年代久远,不论山中树木的树干大小,上面都长满了柔软的苔藓植物,苔藓中又夹生着珍贵的中草药,如铁皮石斛、麦斛、石仙桃、海风藤等。有的苔藓植物竟爬上枯木的树尖,吸取雨露太阳,享受着大风的抚摸。林中古藤粗的大如碗口,婉转缠绕地爬上树尖,笑傲着参天古树。藤木药材有南蛇风、南蛇藤、鸡血花、大钻骨风、大风藤等多种。
粟丹东摄林下都夹生着一种竹子,其茎光直少分枝,叶大如箬叶,可制雨帽及包粽子,森林上部边缘都生长着翠绿的观音竹。地面的杂草中夹生着稀少的珍贵药材:野三七、八角莲、七叶一枝花、黄连等。
每一条山谷中,都溢出清澈透明的琼浆玉液,堪比天然的矿泉水,沁人心田,取水做饭,清香爽口,食不知饱。山谷的下游,积水渐大,形成小溪和水塘,沟溪中时有石蛙、山蛙、七星鱼、石岩鱼等水生珍稀动物和鱼种。
宝鼎岭又是野生动物的“快活林”,山林中还有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动物有野猪、野羊、牢羊(岩羊)、麝羊、黄麂、果子狸、飞鼠、山鼠、竹鼠、松鼠等;鸟类有野鸡、白鸡(岩鸡)、角鸡、锦鸡及多种小型鸟类。有时还会碰到过路的狗熊、野鹿等珍稀动物。林缘上方陡峭的石缝中,还寄住着多种鹰鹞和乌鸦等。每于久雨开晴,鸟雀们就放开噪音,高兴地纵情歌唱,双呼那明媚、温暖、快乐、自由的美好时光。
三座圣山,唯观音山没有树木,四周都是繁茂的野草,草丛中生着极少数的珍稀药材,如毛独活、紫玉簪、一枝黄花、竹叶细辛、桔梗等。春夏绿荫一片,就像铺上一层绿色的地毯,清风掠过,时而涌起一层层碧海秋波。秋冬野草黄枯,太阳光下,犹如麦穗一片金黄。秋风拂来,即掀起起一层层金黄色的“麦浪”,也是美不可言。
夏秋季节,勤劳的蜜蜂在草丛中往来飞翔,寻我那草从中的花朵,去采吸花朵中的蜜露和花粉,为人们酿造那甜美的蜂蜜,它们执着地舍己为人的品德,也是值得我们自勉和学习的。
编辑
夏岩
终审
蒋钦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