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地名故事川中莫高窟壁画中罗汉像头
2022/12/25 来源:不详在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有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梵寺。寺庙始建于北宋,宋治平元年宋英宗赵曙敕封为今名,意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现存的寺院为明景泰元年重建。据明碑《宝梵寺修造记》称,之所以在此择地建寺,是因其地“幽胜”,可“藏焉修焉”。
宝梵寺内壁画有“川中敦煌”之誉,被专家学者称为“不可多得的祖国绘画艺术珍品”“四川壁画之精华”。清代文人有诗《赞宝梵仙画》:“古寺钟灵秀,霞光霭万重。凤歇观音竹,鹤眠罗汉松。集成双活虎,圣捧九飞龙。仙笔抒妙品,丹青耀禅宗。”
壁画主体为罗汉图像,基于《法住记》十六罗汉记述描绘。罗汉造型主要继承蜀地五代贯休式样,又吸收中原北方同时代罗汉像因素而自成一格,兼具世俗化、写实性与装饰性特点。壁画构图突破传统罗汉图像的人物组合模式,并借鉴水陆画的空间表现手法,创造出自由多变、天人合一的境界。作品一反同时期寺院壁画的程式化风气,表现出一定的独创性和文人意趣。
头部造型是反映罗汉像特征的首要依据。宝梵寺各尊罗汉面貌多样,从人物面貌的种族特征来看,第一、三、四、六、七、八、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尊者深目高鼻,面褐多须,呈现西域人面貌,习惯称为梵式;第二、五、九、十、十六尊者白面清秀,为汉地僧人面貌,习惯称为汉式。梵式与汉式造型结合,是中国晚期罗汉图像作品的普遍特征。从形象的描绘来看,第一、四、六、七、八、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尊者头部造型夸张变异,或头颅凹凸,或“蹙额深目”,或“朵颐隆鼻”,表情亦变化多端,呈现“形骨奇特,不类世间之相”的特征;第二、三、五、九、十、十六尊者则笔法写实,相貌端庄,神态平和,面貌与中土世俗人相近〔图六-图十一〕。
中国古代罗汉图像作品,存在两个风格迥异的造型系统。《宣和画谱》卷三记述五代蜀地画家张玄画罗汉时称:“世之画罗汉者多取奇怪,至贯休则脱略世间,骨相奇怪益甚,元(应为玄,清中晚期版本避清康熙玄烨讳所致)所画得其世态之相,故天下知有金水张元罗汉也。”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罗汉像造型存在以贯休为代表的“脱略世间”相,和以张玄为代表的“世态之相”两种相异的风格。宫崎法子考察中国宋代罗汉画源流时,曾提出罗汉像造型风格的“禅月相”和“世间相”两个系统,认为中国罗汉画的兴盛始于五代时蜀地画家的活跃,其中贯休开创变形夸张的野逸类画风,可能得自梵僧画影响,称“禅月相”,张玄开创精细朴实的写实类画风,应来自古代高僧画传统,称“世间相”。这种分类与《宣和画谱》记述相契合,下文将沿用此两种称谓。
贯休俗姓姜,字德隐,唐末婺州兰溪人,七岁出家,唐天复年间(-年)入蜀,兼工书画,罗汉画则独步古今。关于其罗汉画迹文献记载甚多,多称其形貌怪诞,大异于常人。现存传为贯休所作的罗汉画作品主要有三种,皆藏于日本,分别是京都清凉寺藏十六罗汉、宫内厅藏十六罗汉、京都高台寺藏十六罗汉。
前人研究表明,这些作品很可能都是宋人摹品,但从中可清楚看到贯休罗汉“状貌古野”、“不类世间所传”的风貌。自五代以来,贯休罗汉画便不断地受到人们的推崇,传摹移写,石刻墨拓,流传甚广。不论蜀地或中原,法贯休样式者不胜枚举。将宝梵寺罗汉像与传贯休所画罗汉对照,可见诸多相似之处,头部造型反映得尤为明显。如宝梵寺壁画罗汉(以下简称宝梵寺)之苏频陀尊者,与宫内厅所藏传贯休十六罗汉画(以下简称宫内厅本)之宾头卢尊者〔图十二〕,皆额头高突,面颊瘦狭而内陷,皱纹顺应面部肌肉方向作平行曲线表现。
而宫内厅本更强调形式化的皱纹表现,宝梵寺本则侧重肌肉造型,着墨简洁而具概括性,如在几条平行的曲线额纹上方用一条下垂弧线表现额头凸起,宝梵寺第一、第十三尊者亦呈现这种形式。另如宝梵寺那伽犀那尊者,与京都清凉寺所藏传贯休十六罗汉画(以下简称清凉寺本)之四,两者眼部表现酷似〔图十三〕,都淡化眉毛而着力表现高耸眉弓,眼睛深陷,以半透明墨色晕染出睫毛,其下瞳仁隐约可见。此外,宝梵寺因揭陀尊者与高台寺所藏传贯休十六罗汉(简称高台寺本)之十六〔图十四〕,宝梵寺宾头卢尊者与高台寺本之五〔图十五〕比较,面貌亦不乏肖似之处。
《法住记》有言,十六罗汉“现种种形,蔽隐圣仪,同常凡众”。历代罗汉画作品中常见另一种罗汉造型,其样貌平常,姿态端庄,与汉地僧人无异。文献所见最早的此类罗汉画作者为五代时的张玄,早期画录如《益州名画录》、《图画见闻志》等,均有关于张玄画罗汉记载。南宋刘松年画罗汉是世间相罗汉的典型代表,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罗汉画》三幅,其罗汉造型写实,姿态安详,笔法工细,与贯休作罗汉风貌迥异。此类罗汉像造型与早期人物画传统一脉相承,在不同时代和地域见有大量作品,至今造作不衰。第二、五、九、十、十六尊者头部皆面白有须,神态安详,以兰叶线描加轻彩赋色,是典型的汉式风格。时代较晚的罗汉画作品尤其寺院壁画中,常常兼采“禅月相”、“世间相”两种风格,使得成组罗汉像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人物风貌,宝梵寺罗汉像即如此。
在十六罗汉中有着特殊地位的第一阿罗汉宾头卢,是经典中唯一见有形象描述者。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三云:“王见尊者宾头卢头发皓白”,“尊者宾头卢以手举眉毛”。皓发长眉成为宾头卢尊者的标识,但并非所有作品表现都遵循这种记述。恰因为正统经典中缺少对罗汉形象的具体描述,罗汉像造作往往自由多变,除依据不成系统的各类散记别传外,又多加入创作者个人想象,相互传摹也很普遍。因此,有些故事情节或形象特征已不限于某位尊者,成了可以随意借用的元素。如长眉罗汉在北宋慧洪《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中为第五诺矩罗尊者,在宫内厅本贯休罗汉画中为第七迦里迦尊者〔图十六〕。又如手执拂子一式,仅在北宋吴则礼《南岳十八罗汉颂》之十八罗汉中,就同时被八位尊者采用2。至于降龙、伏虎罗汉与十六或十八罗汉中某一尊格罗汉的对应关系,则更不固定。这样看来,罗汉图像的造型特征往往不能作为辨别其尊格的依据,却为探索风格传承提供线索。
长眉表现虽不局限于某一尊者,但长眉罗汉造型往往有比较固定的特征,现存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取正面坐姿,长眉垂膝,双手或一手拈眉。这种造型始于贯休作品,高台寺本之一〔图十七〕、宫内厅本迦里迦尊者皆属此式。后世传摹者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吴彬《迦里迦尊者》等,以夸张手法表现长眉,用来突出罗汉神异。北宋苏轼《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曰:“佛子三毛,发眉与须,既去其二,一则有余,因以示众,物无两遂,既得无生,则无生死。”另一类或侧身坐或立,多面貌衰老,手拄竹杖;眉毛长短不定,短者仅垂至脸颊,多自然下垂,亦有少数手拈者。除长眉外,这种造型与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常见的老者形象无甚差异,反映出人们对长眉的认识,多与年迈高僧联系在一起。这种世俗化的长眉罗汉,在元代及以后的罗汉像作品中较为常见。
敦煌莫高窟元代第95窟壁画〔图十八〕、日本京都博物馆藏元代佚名《罗汉图》〔图十九〕、台北故宫藏元代佚名《十八罗汉图》左轴〔图二十〕、明《丁云鹏十八罗汉图册》十八罗汉之一〔图二十一〕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老态龙钟,手拄竹杖,近乎村叟的长眉罗汉形象。
宝梵寺壁画之第九铺左尊因揭陀尊者为长眉罗汉〔图十〕。尊者取梵相,头白多髭,皱纹层叠,五官粗犷而表情沉静,双眉雪白长及下颌,双手柱竹杖,向右侧身而坐,又转头面对左侧的阿氏多尊者,长眉依人物动态向右飘举。此尊者造型属于禅月相,将其头部与高台寺本第十六罗汉对照,可见其头颅、五官、面部肌肉等表现十分相似。若按上文所述长眉罗汉像类型划分,此尊当属第二类世俗老者式的长眉罗汉。如此,宝梵本因揭陀尊者可以说是将出世间相的禅月式面貌,与世俗化的长眉罗汉姿态结合;将贯休生动变异的表现风格,融进写实性的形象描绘。
遂宁地名故事:蓬溪宝梵寺罗汉像尊格遂宁地名故事:蓬溪宝梵寺壁画罗汉像概述遂宁地名故事:射洪也有“九宫十八庙”,可惜大都不存了!遂宁地名故事:“川北迷宫”高峰山